为了抢救征集新中国成立后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史料,特作如下启事:
一、征集内容
在继续做好新中国成立前史料征集的基础上,广泛征集新中国成立后我市市县(特区、区)两级政协委员和统一战线中代表性人士及其各族各界群众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史料,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的史料。重点抢救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前这一时期我市重大事件亲历者和重要代表人物的“三亲”史料,重点征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重大事件亲历者和重要代表人物的 “三亲”史料。
二、征集要求
1、坚持“三亲”特色。突出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各界别、各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及其所联系的各族各界群众记述的亲历、亲见、亲闻的第一手资料,以此为主,适当征集部分从档案或文献资料中整理而出的综合性材料。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忠于史实,秉笔直书,力求内容真实,史实准确。涉及某个历史时期、政治运动,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以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文献为依据。
三、投稿
1、着重撰写具有代表性或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史料要求具体、翔实、生动,将你“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记述下来,有关的数据,可根据有关档案资料进行整理补充。稿件采用个人回忆的形式,以第一人称自述,也可由本人口述、他人代笔。文章不限字数,但层次要分明,语言要通顺。文章必须真实准确,否则文则自负。
2、以单位名义撰写的须由单位盖上公章;以个人名义撰写的请署上姓名。单位和个人的稿件均需写上详细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以便联系及出版后邮寄稿费与书籍。成稿请用电脑打印并校对无误后发送电子邮箱:ankaihua168@sina.com。同时寄送A4纸打印的纸质稿件,地址:六盘水市政协学习文史和联谊委员会办公室;收件人:黄燕(或者董敏)(信封面上请注明“投稿”字样);邮编:553001;电话:8330466,传真:8332246;
附:六盘水市建国后文史资料征编选题纲目
政协六盘水市委员会办公室
二0一二年六月十五日
六盘水市建国后文史资料征编选题纲目
一、政治方面
1、清匪反霸
解放战争期间至建国初期,我市开展清匪反霸和城镇民主改革,安定社会秩序,巩固人民政权的情况。
2、扫除社会垃圾
我市禁绝烟、赌、娼,取缔反动会道门及封建迷信组织的情况。
3、镇压反革命运动
我市建国初期残留的反革命分子搞破坏的重大案件,对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的镇压。
4、三反五反运动
我市开展三反五反运动的情况,运动中的重大案件及处理。
5、土地改革运动
解放初期我市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情况,包括: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的情况;我市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及实拖的情况;土改工作队访贫问苦、扎根串连的情况;各阶层人士参加土改的情况。
6、支援抗美援朝
我市开展生产竞赛运动、增产节约运动及参军参战、捐款捐物等情况。
7、著名人士在反右派运动前后
有代表性的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在反右派运动中的经历,以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错划为右派的有代表性人士平反的情况。
8、“四清”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3斗至1966年,我市农村开展“四清”、社教,城市开展“五反”、“三清”运动的情况。
9、“文化大革命”
“文革”中我市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参与者的回忆。
我市有影响的红卫兵组织和其他群众组织成立及活动的情况,群众组织中代表性人物的情况。
10、知识青年和城市居民下乡
城镇知青下乡、农村知青回乡和城市居民下乡的情况,其中有代表性人物的经历。
11、平反冤假错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市一些拨乱反正,平反重大冤假错案的经过。
12、反贪纪实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一批贪污受贿典型案件的审理经过。
二、经济方面
1、国民经济恢复
我市建国初期各个方面为恢复国民经济所做的努力(包括工业、农业、水利、交通运输、煤炭等);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成就与经验。
2、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偏差;合作化运动中出现的典型社、典型人物。如:我市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3、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重要行业及重要企业的合营,一些重点企业的经历及感受;工商业者代表人物的史料;手工业、小商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4、大跃进运动
我市三个县放高产卫星、全民大炼钢铁的兴起及出现的典型。
5、人民公社化运动
我市三个县1958年一些有代表性的人民公社的创办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6、农业学大寨运动
我市三个县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情况及出现的典型、取得的经验及教训。
7、工业学大庆运动
我市三个县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的情况及出现的典型,学大庆运动的经验、教训。
8、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互助组、合作社、高级社;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建设的成就。
9、对外经贸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市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引进外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科技人才的情况,改变外贸体制、扩大出口创汇的情况。
10、城市的建设
城市建设、旧城改造,部分城镇建设经历的曲折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些小城镇的崛起。
11、乡镇企业的崛起
一些典型企业的创业历程和取得的突出成绩,乡镇企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12、基础工程和重点工程建设
铁路的建设和营运的增长;公路的建设和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桥梁建设;市政各项设施如马路、住房、自来水、发电、煤气、电话、以及邮电通讯等建设和发展。
13、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商品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14、农业战线模范人物
我市农业战线各时期特别是合作化、人民公社和农业学大寨时期涌现的各种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
三、教育、科技、卫生、文艺、体育、新闻出版方面
1、我市科研机构、管理机构的创建和发展,科研业绩(含科研成果)。
2、我市高等院校的创建和发展。
3、我市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的创建和发展。
4、重点文物保护与考古发现。
5、我市广播、电视、文化艺术的发展。
如《六盘水报》、《凉都晚报》等的创办及历程;市电台、电视台的创建和发展。
6、全市图书馆、文化馆的创建和发展。
7、卫生防疫
防治血吸虫病,抗击“非典”,控制和消除各种地方病的过程。 8、计划生育
我市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取得的成绩、经验及出现的问题。
9、体育事业
我市体育运动的开展,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体育健儿刻苦训练、勇夺奖牌的经历。
10、我市各地人文景观的建设、管理和利用等。
四、统战工作
1、建国初期的统战工作
民主建政中我市三个县对党外人士的安排及过程。
2、党派团体及其教育机构
市级各民主党派、有关人民团体的诞生、发展情况,社会主义学院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3、少数民族史料和宗教史料
我市主要少数民族的变迁和发展情况;我市宗教团体的建立及其重要活动,丹霞山等著名宗教场所的恢复和发展,知名宗教领袖的经历和他们爱国爱教的事迹。
4、华侨及港澳台胞史料
我市海外华侨、归国华侨、港澳台胞的创业史、发家史,他们对驻在国和祖国作出的突出贡献,如回内地投资,支援国家建设,捐资办学、兴办公益事业等。
5、参政议政的足迹
全市各级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及促进重大问题解决的过程、收到的显著效果。
五、其他
1、防空备战
部署、实施三线建设,修筑防空设施的情况,我市建设民兵队伍的情况。
2、抢险救灾
在重大灾害面前,党政领导深入抗灾第一线,指挥救灾;灾区干群克服困难,重建家园;军队和民兵临危受命,在抢险救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
3、双拥史料
我市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活动的情况及出现的典型。
4、民风民俗史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